好好談談人生管理跟時間管理的自我體驗

18 January 2021

之前有說過, 離開了 Notion 後我使用 「時間塊」 來當作我的時間管理系統, 我並不是要來做手把手教學(網路上很多大家可以找), 不過覺有些體驗跟分享想要跟大家說。

其實一開始我有設計 Notion 使用的時間追蹤報表, 還透過連結與工作項目互相參考, 等於是有點借用了番茄鐘的概念, 去看任務使用的實際時間跟自己的估計是否有太大的差異。

認真施行了一段時間之後, 發現使用率越來越低, 最後宣告放棄。 現在檢討起來, 才發現我其實錯用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概念, 造成使用起來 「分心的時候多餘專心的時候」。

回顧我過去設計的 Notion 時間系統中, 我著重的是把時間記錄下來, 以為這就是真實的時間管理, 能夠去好好看的看看自己把時間用到哪裡去。

時間久了, 即使已經紀錄了很多時間軌跡, 但從來我都沒有覺得我好像有做到時間管理這件事情, 總覺得:「有啊! 我都有好好紀錄時間, 但怎麼感覺卻還是沒有辦法感到生活被妥善規劃。」

Notion時間軌跡記錄表Notion時間軌跡記錄表

漸漸的, 融合了一些讀書心得統整出來, 原來時間管理充滿很多誤區:

一、 多數時間談到時間管理, 其實我們想講的叫做如何計畫

當我在說管理時間的時候, 其實多數時間是指如何去 「安排」 跟 「計畫」 時間怎麼使用, 既然要能夠安排跟計畫, 其實我們針對每一個事情的認知應該是清楚的。 這一點, 在現代的生活其實有點困難。

因為我們面對到的是一個碎片化的社會。

在一個隨時隨地都有網路連接的時代, 加上 「吃到飽」 幾乎成為人人的標配之後, 要 「專注」 的門檻變得很高。

很多時候, 我們只記得紀錄事情, 但卻沒有好好的整理, 所以看不到全貌, 只能夠知道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久而久之, 當我們談到時間管理的時候, 變成我們專注在 「如何運用時間去完成事情」 而非 「如何妥善安排去達成目標」。

所以, 即使我們把事情一件件如實完成, 並且詳實紀錄下來, 看到的時間管理, 其實是對於時間花費的紀錄, 並不代表我們已成為了時間的主人。

二、 時間管理除了計畫, 還包含了 「紀錄」 與 「檢討」

即使如此, 我們依然可以不放棄的繼續記錄時間, 然後每一個欄位顯示著, 我在哪個事情上花了多少分鐘。 但在表單上的這一行, 並不具有任何意義。

這是一個紀錄, 不代表我們已經做到妥善的時間管理, 更重要的是 「如何檢討」。 ⟪時間都到哪裡去了?⟫ 這本書所提出來的 「時間淨化系統」 就是針對時間的紀錄做檢討的工具。

但在 Notion 或者時間塊上面, 我自己的設計因為過於複雜跟穿插, 所以時間的檢討變成散落在不同地方, 反而是讓我即使紀錄了, 也遲遲沒有發掘出來一套很好的檢討系統。

時間塊的使用概覽時間塊的使用概覽

三、 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

延續上面說的書, 上面寫到標題這句話, 看到時我充滿著認同, 但是經過了一陣子的體驗跟消化, 才真的體會到原來裡面有很深的涵義。

粗淺來看, 人在生活中, 時間是一個避免不了的度量, 所以, 能夠掌握時間, 就能夠掌握人生, 聽起來邏輯通暢, 實際上有點打高空。

我進一步拆解, 把時間分成三個階段, 從時間的觀點來看:

  1. 過去: 已經發生, 只能夠紀錄下來。
  2. 現在
  3. 未來: 還沒有發生, 充滿的可以被計劃的彈性。

過去的時間我們可以妥善的記錄下來, 就像我過去使用 Notion 跟時間塊所做的事情, 把時間好好的記錄下來, 我歸類為屬於 「後設性質的時間管理」。

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 所以在時間的軸線上面, 重點不是時間管理, 是我在上面所提到的計畫跟執行, 所以創造一個幫助自己計劃事情的系統, 是時間管理的一大要素。 這是屬於 「前進性質的時間管理」。

在 「現在」 這一點上, 多數時間管理提及的層面有限, 因為從時間的概念上來看, 現在並不存在, 隨著每一秒的過去, 現在很快就會變成過去, 然後進入下一個未來。

但到如果我們延伸到人生管理的層面, 「現在」 就具有不同的意義了。

四、 人生管理的重點是如何掌握時間

寫到這邊剛好想到前 (2019) 年獲得56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的 ⟪陽光普照⟫。 裡面的爸爸是一位駕訓班的教練, 座右銘是: 「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 跟 「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 這句話正好可以相呼應。

一樣是三個階段, 但從人生管理的角度切入, 我這樣賦予意義:

  1. 過去: 已知, 無法改變的事情。
  2. 現在: 決勝的關鍵點!
  3. 未來: 未知, 充滿可能性。

時間與人生的管理軸線時間與人生的管理軸線

在人生的管理上面, 其實過去跟未來, 我認為算是配角, 主角是 「現在」, 過去發生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 未來因為尚未來到面前, 充滿可塑性, 但也是一個未知數。

其中的關鍵決勝之地, 就是在 「現在」, 當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 每一個選擇與下的每一個決定, 都是會幫助我們創造出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五、 以已知為師, 創造未知的可能

時間管理的真諦, 不僅僅是不斷地把時間記錄下來, 去檢討自己到底把時間用到哪裡去而已,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既定的事情上面盡情地創造。

記錄時間只是打底的工作, 讓我們成為時間的主人重點在於 「計畫」, 如果只是一味的紀錄時間, 其實並不能說做好了時間管理, 是要把紀錄的時間活用, 並且延續到生活之中, 才算真的掌握了時間。


總結來說, 人生管理的確有一個很大的部分是時間管理, 我們也可以透過時間管理的熟稔, 回饋到人生管理的方式, 讓人生管理變得更有系統, 但單單著時間追蹤系統其實並不足以達成這件事情。

更多時候, 還需要配合一套計畫的系統, 這也是我過去幾個月來不斷的更新使用的 App 最重要的目的。 在體悟到這件事情之後, 我又對時間管理系統有了新的認識, 最大的改變就是再度進行了一次的系統轉移, 裡面當然有其他很多思考, 之後再繼續跟大家分享。

如果想要啟動時間管理的第一步, 創造時間追蹤系統是個很好的入門方式, 時間塊跟我目前使用的 Clockify 都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 目前持續進行使用跟實驗, 未來一步步跟大家分享。

#時間管理









2006 - © 未來六米, made with ♡ by Blo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