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那個忘記訴說的經驗提醒了
20 January 2020上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塔羅諮詢際遇, 其實針對牌卡諮詢, 我寫過了幾篇文章, 塔羅牌是開啟我身心靈學習的第一個項目, 而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句讓我決定要學習塔羅牌的理由。
如果今天來占卜, 是要告訴你沒有辦法改變什麼, 那就不用占卜了!
一聽到這句話, 我心裡就知道, 我是該跟這個老師學塔羅牌, 因為這會開啟人生的另外一種選擇的道路, 這五年的學習歷程之中, 接觸了不同的領域, 但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初衷。
不論是學習身心靈三方面的哪個領域, 都不斷的讓我更把心裡的想法印證了這個主題: 「任何時間, 我們都是有選擇的。」
但多數時候, 其實我常常聽到的是 「沒辦法啊!」、 「這不是我自己就能決定的。」 諸如此類的話。 以前, 我會回覆說:「不可能沒有辦法, 一定是你開了一扇門讓人家可以這樣對你。 」 但漸漸的我不再這麼回應了。
我開始更能理解, 所謂的沒有辦法是什麼意思, 更能理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經歷, 當度過那些經歷之後, 就能夠開創出一條自己的路, 只是不管是誰, 都沒有辦法去跟任何人保證時間需要多久, 因為決定權永遠都是在那個 「本人」 身上。
剛好, 今天看到了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與影片, 讓我回憶到了許多諮詢的過程。
那個我忘記要訴說的過去
會找上牌卡諮詢, 多數時間上都是自己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問題是五花八門, 但卡點通常都是大同小異。 剛好最近幾次的討論, 幾個個案都卡在感情的議題上面。
對我來說, 聽著感情的議題, 有時候是蠻有趣的, 聽著有個案說著自己怎麼跟對方相處, 怎麼被對待等等, 有時候不自覺會讓我去思考到一段自己的過往。
當持續討論時, 常常掉入一種: 「其實你還好, 你之到當年我被怎麼對待的想法!」
那個想法轉瞬即逝, 但是對我來說最有趣的事情是, 如果不是因為諮詢的過程, 我幾乎已經遺忘了那一段過去。
不是失憶, 是我已經把事情變得中性, 那種不帶情緒的記憶點, 已經可以平鋪直敘的說出來, 有說與沒有說, 其實對我來說並無差別。
更多時候過往已經成為了養分
回到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 離開那個比較的情緒裡面, 其實我知道那些過往, 已經逐漸的從一股股無法離開的情緒事件, 轉化為成就目前我的養分。
最近我喜歡的比喻是, 每一個事情都好像我們吃的中西藥一樣, 你獲得了好的藥效, 那些你不要的, 習慣稱為副作用的, 一樣會在身體的組織留下軌跡。
當這件事情都被完整的吸收且轉化之後, 其實就成為了你的一部分, 應該不會有人常常訴說說, 你看我現在肺泡正在漲大, 吸到好多氧氣了耶!
當我們還會訴說的時候, 是因為那件事情還沒有過去, 或者是我們不想要這件事情過去, 所以透過說給人聽、 說給自己聽, 來加提醒自己: 「還在喔!」
這種提醒, 與其說在進行一場諮商的對談, 更多時候是想要不斷的印證心中的想法。
但當變成養分之後, 訴說的時間變少了, 多了一些感激, 多了一些欣賞的成分。 想著: 「原來這就是讓我變成現在的我的重要原料啊!」
這是個體驗涵容與否的好方法
但其實多數時間, 心裡還是總是會冒出許多負面的想法, 像是一種擺脫不了的慣性, 或許是因為人類本能的反應, 對於 「戰或逃」 的敏感程度, 遠比接納面對還要高。 腎上腺素的設計, 就是讓我們能夠生存下去, 所以第一時間總難想到好的。
在牌卡的諮詢之中, 我們有也討論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因為個案最近正在研究心想事成的方式, 所以也不少時候碰觸了這個話題。
其實這個議題可以開很多話題討論, 但是我在這邊最想說的是從 ⟪有求必應:22個吸引力法則⟫ 裡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詞 「涵容」。
不再害怕訴說, 甚至已經不需要再提起, 這就是我對涵容的體驗之一。
很多人在討論心想事成的時候, 只聽到了要記得想像事情已經實現, 然後刻意地忽略或者想要把衍生出來的情緒轉變成正向的。
但在書中所說的心想事成, 重要的關鍵是要具備 「涵容」 的心態, 對我來說, 有一部分的體件驗是這樣的:可以誠實的面對衍生出來的每個想法, 然後覺察自己當時候的狀態, 進一步的去找到方式調頻。
而不是要你不斷的表達或者觀想, 因為當你處在涵容狀態的時候, 很多時候你會忘記講這件事情的發生, 而是對於那個成就的自己, 充滿的心想以及想法。
#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