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還在思考是否加入 Notion 的人 10 個判斷點

20 December 2021

好像很多人透過 Notion 看到了我的文章, 之前幾篇已經交代, 我很早期就加入 Notion 得行列, 但也算蠻早就決定停止使用, 近兩年來許多人 Notion 創造了一個新的生態圈, 也擁有龐大的社群擁戴者。

另外, 也有一群人, 正在猶豫是否要一頭洗下去, 深入 Notion 的世界, 這一篇我用快速整理的方式, 提供給 10 個思考的點, 讓猶豫的人能夠在思考清楚過後, 確認 OK 就好好的使用下去吧!

一、 速度: 速度不快

我知道後許許多改版是有提升, 但真的回去使用, 還是會發現 Notion 的速度, 還是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這一點我其實自己覺得差異性真的很大, 當轉移到其他的軟體使用的時候, 那樣的差別就會很明顯出現。

二、 成本: 可以免費使用

Notion 能夠蔚為流行, 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就是 「免費」, 免費的方案其實已經非常足夠使用, 如果以筆記軟體看待, 裡面的功能、 排版等等都是令人非常經驗, 同時還能夠分享成網頁, 這一點我覺得市面上少有對手。

三、 社群: 龐大的支持者

會思考是否要使用 Notion 的人, 多少身邊都會有人已經是忠實的使用者, 這一點放眼中文跟英文的使用者中, Notion 的成長是非常快速、 健全。 看到目前以筆記軟體上, 大概就是 Evernote 跟 Notion 有如此健全的社群支持。

四、 資料庫: 內建完整的資料庫體系

資料庫讓 Notion 變得與眾不同, 能夠整合資料庫在筆記之中, 許多開發者甚至將其資料庫的特色, 當作第三方的資料庫使用。 我之前使用的時後, 很常使用這個功能, 不過我自己覺得資料庫是否每個人有需要, 可以自己評估看看。

五、 區塊: 使用區塊組成

Craft 也使用一樣的模式, 把每個段落當作一個區塊 (Block), 但不知道為什麼 Notion 這樣的設計, 好像就讓速度跟編輯的方便程度, 大幅的下降, 尤其是在行動裝置的體驗, 我經驗上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的。

六、 學習曲線: 需要時間上手

很多人開設 Notion 的使用課程, 另外一方面也代表 Notion 用法很多, 同時另外一面就是需要時間才能好好上手。 如果要把功能使用到極大化的話, 是需要一段時間掌握的。

七、 隱私權: 資料存儲在網路上

這一點我是最近比較重視的, 你的資料是存在本地還是存在網路上, 當然在網路時代什麼都只能在本地很不實際, 但對於資料的保護度來說, 我自己是比較不會把資料放在網路上。

八、 整合度: 開放 API

Notion 有開放 API, 所以很多開發者都會透過跟 Notion 整合創造出許多服務, 其實這一點在台灣應該不會很多人會使用, 國外的話就還蠻盛行的, Notion 當作部落格後台、 資料庫等等, 但也代表很多人可以進入你的筆記。

九、 神話: 過度神話的困擾

隨著生態圈的擴大, 其實我覺得 Notion 在網路的評價, 是比較偏頗的。 我常常看到 Notion 改變了生命等等的說法, 我自己心裡對這樣的概念是不太接受的, 因為會令人太專注在工具之上, 而不是所謂的過程以及建構的方式與心法。

十、 代替品

最後, 我想說的是, Notion 的功能其實是可以找到替代品的, 甫獲得 Mac App of the Year 的 Craft 就有許多人提出來是 Notion 很好的替代品。 其他筆記軟體則不勝枚舉, 另外還有資料庫的部分, 我自己使用經驗上 Airtable 則是更加方便、 快速、 功能完整。 只要你知道想要架構什麼內容, 其實替代品並不難找。

這大概是我最直覺跟完整的一次整理, 提供給正在思考是否加入 Notion 群體的朋友多思考。

#app









2006 - © 未來六米, made with ♡ by Blo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