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二刷)

17 February 2023

二刷, 日期: 2023-2-16

為可能最快破億的票房盡一份心力, 再進電影院看一次, 感受喜劇的魔力。 沒有雷的感想已經在上篇分享完畢, 接下來要寫的有雷喔!


以下有雷, 分隔線


第二刷電影, 除了能看到很多細節, 我覺得更大的收穫是 「感覺」。

看完電影, 再次對毛毛 (毛邦羽) 這個角色的質地, 印象深刻。 除了林柏宏全是非常到位之外, 又再度讚歎了導演跟每個演員處理的手法。

拋棄過多的情感連結, 雖然我們少了愛情的成分, 而是演員、導演把角色的性格, 完整的做到位。

我特別喜歡毛毛的個性, 我還跟朋友講那種 「質地」, 讓我多看幾次, 刷個十次都有可能, 但卻難以形容到底那個是什麼。

想了一個晚上, 仔細地好好整理, 好像可以體會到我想說的質地是什麼。

毛毛的角色定位是一個死 Gay–死掉的 Gay–不知道是否死掉後才能這樣設定, 但有一個很大的特質是 「不逃避」。

即使最艱難的時候, 站在明知道已經出軌的前男友面前, 也會把傷人的話聽完, 也勇敢地問出最白癡的話:「我到底哪裡不夠好? 我到底做錯什麼?」

當吳明翰情緒滿點, 找架吵的時候, 一樣大喇喇地講出心裡的話; 當想要結婚的時候, 在餐桌上鼓起勇氣, 跟父親討論。

即使到最後看錯了劇情, 一樣不被困在自己的錯誤之中, 繼續走下去。

這是很有趣的人設, 這種往前看的堅定的心, 非常吸引我。

買東西一定要帶環保盒、環保杯, 相信盡自己的心力可以照顧地球、拯救北極熊, 連最後想要說的話, 都是牽連這樣的理念,「以爸爸為榮」 代替一句我愛你。

整場戲, 毛毛這個死掉的 Gay, 一直被設定面對, 而剛好他的角色滿點到, 所有來的挑戰, 縱使會傷心、縱使會消逝, 最後一刻仍會讓自己勇敢的起身面對。

心傷, 找的地方好好的跟自己相處; 做錯了, 再思考如何能夠往前進; 遇到困難了, 至少我們還可以往下做出選擇。

這個質地, 特別引人入勝。

雖然有人說質地比較像是形容物品, 但在這邊就是好想用這個詞, 大家海涵。

#電影










2006 - © 未來六米, made with ♡ by Blo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