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很好, 但是我決定跟他說掰

7 June 2019

離開了 Medium 寫作的環境, 重新架設這個網站, 裡面講到了很多原因, 但兩個月之後, 我決定要把 Medium 的寫作內容完全終止, 並且減少閱讀裡面文章的次數。

為什麼?

其實我近幾個月已經很少使用 Medium 了, 剛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明了一些出走的狀況, 裡面有幾個點, 我看到之後才發現, 真的跟我感覺越來越像, 加上看到相關文章也慢慢產生, 不禁思考著到底想要的分享方式是什麼。

然後, 我選擇了不要再花時間經營 Medium。 主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在於, 跟我想要的東西以經不同, 可能是因為 Medium 為一個持續發展的平台, 會開始有不同的政策, 加上也是需要盈利來面對投資者, 漸漸就發現, 跟我一開始加入的理由已經不同了。

我將會從 「主頁給我的演算法偏誤」 、 「作者社群本質的消失」 與 「收費文章的未來侷限」 講講, 為什麼我會做這個決定。


演算推薦的侷限

演算法是近幾年時不時就會出現在新聞標題的字詞, 可能是說 Facebook 又開始改變演算法, 所有小編又要激勵過一次陣痛期;說大數據分析瓦厚督瓦後, 能進一步克服演算法找到受眾等。

但 Medium 對我來說有個長期累積的問題, 我本身是一個很愛亂看東西的人, 但我的首頁長期以來都被一些 「個人成長」 、 「每天寫作」 、 「生產力 (productivity)」 等文章佔據, 等於他給我的推薦, 非常的單一化。

而同一類的文章, 一定有一個局限性, 就是最後總是千篇幾律, 最後就不吸引人看了。 隨性閱讀個性使然, Medium 的推薦功能, 邊際效益就這樣遞減了下來。

於是我就除了已經訂閱的以外, 更少去看首頁推薦的文章。 在 Medium 閱讀的功能, 對我來說不如轉到 RSS 閱讀器或 Facebook。

畢竟 Facebook 有時候還會推薦一且很不同的粉絲頁文章, 不會流於只有單一或者少數種類。


社群本質的消失

Medium 是由 Twitter 共同創辦人 Evan Williams 成立, 並且擔任 CEO 到現在, 一開始是希望能夠提供更專注在文字的共創型平台, 同時具有幫大家聚眾、 集粉, 透過分享文字的過程, 一方面也讓大家又更多的連結。

沒錯, 聽起來要做很多事情, 但本質就是在創建一個 「寫作社群」 並希望提供電子出版的質感, 所有的內容都是原作者創作、 他提供寫作、 置放文章的空間。 讓大家有機會發現不同的內容, 所以創作了首頁的文章瀑布牆、 訂閱作者、 訂閱 Publication 等功能。

但最近幾個月, 首頁跳出來的幾乎 80% 或者高達 90% 都已經是透過 Partner Program 發表的文章, 以目前機制來看, 每個月每個會員前三篇免費, 其餘就是你要付費成為 Membership 才能無限制觀看。

可能是在投資者的壓力下, 需要有能獲利的商業模式, 所以需要增加收益來源, 意即 Membership 族群的擴大。

但因為我並未續約 Membership 的資格, 所以大多數的文章並不能直接點進去看, 超過四分之三以上的資訊對我來說, 形同虛設, 標題在吸引人, 能看的有限, 遠遠就離開了原始想要達成的社群概念, 漸漸地走向了一個封閉性的社群制度。

當然從開放走向封閉, 從免費走向付費, 代表對我來說使用上的成本也墊高了, 要無痛體驗整個平台, 以目前的狀態來說, 重新續約 Membership 以收看付費文章的動力並不大。


付費文章的極限

近兩個月開始, 所以發表文章都會告訴你, 可以使用這一篇文章增加收益喔! 甚至在四月的時候, 我的發文還會預設是收費文章,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設定錯誤。

在一開始提到的文章中, 進一步指出: 「沒有開收費的文章已經很難被推上首頁」 、 「會有 Medium 勸流量大戶開收費, 如果不成就有近一步想要談合作」 。

目前看起來 Medium 並未想要積極置入廣告, 等於付費文章、 Membership 將成為收益的支柱來源, 長期觀察中文創作者來看, 收費文章本身就有局限, 我追蹤的作者 Evonne Tsai曼努分別對於收費文章的制度有不同看法(可參考為什麼我不參與Medium付費牆寫作計畫koom)。

我的生活模式比較像是前者, 對於直接從 Medium 文章產生收益, 並不是我主要的目的。 如此看來, 以 Medium 長期經營的商業營利來看, 這並沒有辦法享受到更多的紅利。


小結:轉向關注主體性 (個人品牌)

總結來說, Medium 最吸引我的社群功能, 已經逐漸在消逝當中, 尤其是在中文社群這一塊, 已經弱化到一個程度, 目前更逐漸地走效益遞減的情況, 對於一個能夠自架站的人說, 我覺得是時候轉而關注想要的模式。

就像之前以 Medium 為網站的 ⟪吐納商業評論⟫ 近期文章內容, 很大部分僅在 Medium 進行導流, 然後就請大家到主網站看更多。 等於重新拿回了營運的主體權, 建立個人品牌, 而不是依附在一個文章的聚眾平台之上。

但我覺得, 經營 Medium 在考量 SEO 的情況下, 你放類似的文字仍然會影響搜尋的排名, 且時間也會有額外增加, 在成本效益分析上, 現階段看起來, 是可以被放置的選項。

接下來, 會花點時間把發表過的文章, 原版轉放置在 「未來六米」 上, 也一步步將原本的文章修改連結到網站中。

至於閱讀習慣, 目前透過 Facebook、 RSS 閱讀器, 加上電子書、 實體書都已經有很大的滿足。 未來實驗後再慢慢分享出來。

最後不免俗說一句。

Bye Medium~

#web









2006 - © 未來六米, made with ♡ by Blo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