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吧! 看看人生會有什麼風景

28 December 2022

寫作撞牆, 所以我開始閱讀很多關於寫作的文章。 透過電子報跟社群媒體, 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說法, 大致可以分為兩派。

一派是方法論, 嘗試整理很多不同的方法, 鼓勵大家開始寫作, 提供怎麼寫標題, 建議在社群媒體實驗, 然後再衍生成為一篇長的文章; 另外有一派, 先拋棄太多技巧, 直接說明 「寫就對了!」

我發現, 歐美等西方文化比較習慣提供技巧, 但觀察已經從事華文寫作的人, 更強調的是開始寫吧!

一直以為, 當我學會方法開始做的時候, 就可以度過寫作的撞牆期, 在數位世界大展鴻圖, 想到這裡忽然發現, 不自覺把自己落入了東西文化差異的盲區。

我自己覺得, 在華文的創作市場上, 以傳統中文、 儒家的教育思想, 更適合直接破題的 「開始寫」 這個套路。

閱讀文浩在 ⟨【事不過三】No.48 一個寫作公式⟩, 裡面所提出來寫作公式, 筆記其他洋洋灑灑五十條、 一百條的教學更貼切。

好的寫作 = 「真」× 「眼前有人, 對他說話。」

回顧幾的求學歷程, 對於真實這件事情, 通常是架構在 「標準答案」 之上, 教育讓我們習慣很多事情都以一定的規則, 也有一個所謂的 「正確解答」 在前方等待我們挖掘。

但放眼到整個人生, 並不是這樣的。

答案是一種外球而來, 但世界的運作, 我們跟自己相處的時間甚多, 多數時間是無法向外尋找, 只能夠從自己內在, 去找到解答的。

寫作正是一個找到解答的方法

其實我們很早就已經開始練習也做, 小學老師就給了我們一個主題, 有 「作文課」。 這件事情, 一直延續每一次升學考試。

進入社會後, 多數時間是沒有明確的主題, 寫作變成了一個選項。 落下的每一個文字, 都是在跟自己持續的對話, 或者是跟自己想要對話的人說說話。

沒有人規定你要寫我的志願, 也不會有人訂了一個題目, 然後為你評量獲得幾級分。

煒晨 ⟨在寫作中認識自己 | 生活奇旅 20⟩ 講述了一種寫作的體驗, 為自己而寫作, 寫掉了 ego, 找到了風格, 然後創造更多的連結。

看著如流水般的典雅文筆, 每一個文字構建的已不再只是一篇文章, 更多是心中對某個嚮往的風景。

真的有所謂的寫作方法, 或者追逐爆文的技巧嗎?

更多時間或許只是一個單純的想法, 寫吧! 往下寫, 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寫作








下一篇文章
為我的 2022 復盤

2006 - © 未來六米, made with ♡ by Blo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