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da 筆記術(#3)未來誌篇

20 May 2021

之前已經講過, 日誌月誌, 這次輪到了 「未來誌」 , 根據作者說法, 這三個主要的項目, 構成了基本子彈筆記的原型。

其實, 在想要寫關於未來誌的時候, 發現跟之前比起來更難以下筆, 因為 「未來」 這一詞本身代表的, 就是一個還拿不準的事情。

作者對於未來誌的原文是這樣寫的:

你可以將未來誌視為排隊的隊伍, 每個工作事項都迫不及的等著被完成的那個月到來。

轉移的部分, 我有些已經在月誌的裡面說明過了, 而這邊我想要著重的是, 到底未來誌是怎麼來的, 輸入跟輸出的過程又是如何?

未來誌的來源:每天的心得

在使用子彈筆記的每一天, 其實我的日誌規格都在進化, 有部分是我想要嘗試 Agenda 不同功能的使用, 能不能讓日誌有更多的可能。 同時, 每一天總是有些調整的項目。

但不變的就是, 我還是把 「日誌」 這個概念, 當作是每一天所有工作的匯總

這也是主要未來誌的來源, 每一天有不同來源的信息都收納在日誌之中, 當這個事情不是在本月, 也不是在下個月的時候, 未來誌就是收納的地方。

以我個人為例, 許多我有興趣的課程, 我可能看到了, 會先貼在我的日誌裡面, 記得我在日誌裡面除了時間外, 有設定一塊區域叫做 「待安排」, 等到做覆盤的時候, 會依照時間的順序, 去整理到未來誌之中。

我在 Agenda 之中的未來誌我在 Agenda 之中的未來誌

未來誌是很難憑感覺或者當天的生活就創造出來的, 在思考輸入這一點的時候, 很重要的是依照時間去重新整理, 相較於日誌更重視細節, 月誌重視的安排, 未來誌的重點是 「整理」。

整理, 就是把重點跟必要的資訊留下來, 其他的細節應該要先刪去, 也先不要在乎怎麼安排跟鋪陳。

因為, 未來誌在名稱上就已經表明了, 這是還 「沒有來」 的事項, 既然未來, 輸入的時候我們也只能夠知道大概的輪廓。

輸出未來誌:轉換到月誌

月誌的跟日誌不同, 在月誌的時候兩大的元素是 「以日期為單位的時間安排」 跟 「需要被安排的任務」。 依照書裡面所說, 未來誌排隊排到時間的時候, 會被開始放到月誌之中。

一開始我會把所有未來誌的內容, 都先放到月誌的任務頁當中看待, 然後所設定日期, 去分析該如何編排入不同的天數之中。

未來誌輸出第一步到月誌的任務區未來誌輸出第一步到月誌的任務區

在這個同時, 其實就是思考的過程, 因為當任務的 「項目」 要拆解成每一天要執行的 「細項」 時, 我會去思考二個問題:

  1. 這個任務的必要性, 是否現在我還想要做這件事情?
  2. 我需要多少時間來完成?單純在這個月內可以完成嗎?

有時候, 想一想, 這個項目最後就被刪掉了。 另外一種可能, 就是覺得這個項目有必要, 但是發現很難安排在當個月完成, 這時候其實這個未來誌的項目就應該不只是個任務, 很可能是個目標。

如果當純在這個月不完成, 等於從未來誌轉換出來, 又要再重新分割回去未來誌當中。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流程很奇怪, 認真思考, 其實這一點有一點我覺得牽涉到的已經不是技巧, 更多的是心法。

未來誌的 「項目」 跟目標不同

雖然在子彈筆記中, 非常強調三個主題 「日誌」、 「月誌」 與 「未來誌」, 但我自己的判斷是, 這些都是關於執行項目, 所以放在這三個頁面的內容要夠明確, 不明確的陳述, 與其稱作項目, 不如說是 「目標」。

而管理執行項目跟目標管理, 其實根本上是兩個不同事情。

以便當製作來說, 管理執行項目是我已經知道今天要做哪幾道菜, 所以可以根據這些 「菜色」, 去採買食材(尋找資源)、 洗菜、 切菜、 炒菜到準備好盤子, 直至端上桌。 這些是明確且可以列出來執行的, 也是子彈筆記之所以好用的地方。

我們可以寫下要做的項目, 然後一步步的跟著自己項目, 透過執行完成目標。

目標的話, 就像我今天宣告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吃減脂餐」, 安排菜色之前, 要針對概念、 詳細的方案進行評估, 是一個比較遠且還相對模糊的概念。

所以, 目標並不適合放在未來誌裡面。

這邊有幾個我自己判斷是項目還是目標的方法:

  • 我能不能下出明確的日期:沒有明確的日期就不算一個可執行的項目。
  • 我能不能在一個月內完成這個項目:如果超過一個月的話, 那就要再細分成更細的項目, 因為上面提到的輸出, 就是把未來誌安排到月誌之中, 所以 「一個月」 就是最大的分配單位。

如果經過判斷, 確認這個寫出來的內容, 是屬於目標的範疇, 那我會把它換到目標管理的筆記去。 只留下屬於可執行的項目在未來誌之中, 以符合子彈筆記的核心概念–執行 與紀錄。

小結:未來誌幫我們跟遙遠拉近

本來在寫未來誌的時候, 我停頓了很久, 一直想說其實沒有太多可以分享給大家。 沒想到, 也還是寫了超過一千五百字的內容, 其實子彈筆記的三個大項目中, 未來誌看起來是最單純的。

忽然想到, 我會有一個不自覺小習慣, 就是讓未來誌的時間區塊, 維持在下十二個月, 一方面是太久以後的事情, 實在是很難規劃, 另外一方面, 也希望自己能夠針對自己未來一年有所想法。

從過往教育經驗, 未來總是被說離我們很遠, 未來誌可以成為一個好工具, 看到一個個項目的時候, 不自覺得也跟那遙遠的未來慢慢拉近!

#agenda #生產力










2006 - © 未來六米, made with ♡ by Blot.im